浏览数量:69 作者:南京晓庄学院附属小学 发布时间: 2020-12-22 来源:本站
天时人事日相催,冬至阳生春又来。2020年12月21日,正值冬至,南京晓庄小学数学组围绕苏教版二年级上册“表内乘法”这一主题,开展了对单元整理与复习课的研究,两节课的课题都是单元整理与复习课《表内乘法》,均采用“理学案”的方式设计课堂教学。本次活动特邀集团朱春香校长莅临我校对两节研究课进行点评与指导。
第一节课是由丁洁老师执教的《表内乘法(整理与复习)》。丁老师教态亲和,循循善诱,将乘法算式作为学生自主学习的逻辑基点,由此关联与之相对应的圆圈矩阵图,不仅深化了学生对乘法意义的认知,同时还体现了数形结合的思想。与此同时,丁老师精心设计题组训练,巧妙地将乘法的意义与乘加、乘减结合在一起进行甄别,助推学生对乘法的深层次理解,更是彰显了晓庄小学“小先生制”下“自动课堂”的魅力。
第二节课是李桐老师执教的同课异构《表内乘法(整理与复习)》,李老师呈现了一节别开生面的乘法复习课。复习课,不仅要重“练”,更重要的是要重“联”。李老师精心预设,引导学生从乘法的本质出发,将乘法的意义、乘法口诀、乘加乘减这三个板块勾连起来,真正从数学学习的视角去探寻乘法的本源——几个几相加,再借由知识树的形式,使学生再经历学习乘法的过程,形成了一条完整的知识脉络。随后,李老师牢牢把握住知识点之间的联系,引导学生在经历整理乘法表格的过程中,进一步感知同一句乘法口诀所对应的两道算式之间的关系,充分发展了学生的观察能力。
两节课后,朱春香校长对两位老师的研究课进行了细致的点评。首先,朱校长肯定了两位老师扎实的教学功底、充分的课前预设以及精彩的师生互动。两节课的模式不同,丁老师的课是以知识串的形式,将单元知识进行线性整合,最后形成模块;而李老师的课,更多地是从整体出发,将各知识点并行联系,互相勾连。就丁洁老师的课,朱校希望能够合理安排乘加、乘减部分算式的归纳过程,使之更加有序,提高课堂效率;李老师的课,要把重点放在学生自主研究的模块,要抓住学生自主研究的点,进行深入关联,这种设计对老师来说是一个大的挑战,但是对于学生来说,给足了学习空间,让不同的孩子都能有不同层次的展现。朱校长还强调,两节课虽然采用了不同的方式进行梳理,但最终都指向“整理”和“关联”, 无论是“分总”结构的复习还是“总分”结构的复习,都要在“理”中找“联”,在“练”中“提升”,这才是复习课的核心。
朱校长的指导给我们带来很大的启发与思考,相信两位执教老师一定会重整旗鼓,将整理与复习课想的更深,踩的更实。教无止境,唯有不断探索反思,作出新的尝试,才能有所成长与突破。我们坚信,晓庄小学的数学教研组将继续发挥团队力量,在专家的引领下争取更大的进步!
撰稿:鲍婕菲
图片:朱文瑞
审核:陈新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