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nner3
banner1
banner2

【晓院附小】【来自教师的信】快来看!快来看!马老师来信啦!

浏览数量:31     作者:吕盼盼     发布时间: 2020-02-24      来源:本站

亲爱的小陶子们,你们好:

今天是农历二月初二了,俗话说:“二月二,龙抬头”。相信的科学的我们都知道,龙是不存在的,那这“龙抬头”中的龙到底是啥?而且二月二为什么有剃头的习俗呢?

二月二到底是什么节日?

民谚曰:二月二,龙抬头。农历二月初二前后是二十四节气之一的惊蛰。据说经过冬眠的龙,到了这一天,就被隆隆的春雷惊醒,便抬头而起。龙抬头又被称为春耕节农事节春龙节”等,是中国民间传统节日“龙”指的是二十八宿中的东方苍龙七宿星象,每岁仲春卯月之初,“龙角星”就从东方地平线上升起,故称“龙抬头”。

二月二,龙抬头”的相关传说

传说一:传说龙抬头节起源于伏羲氏时代,伏羲“重农桑,务耕田”,每年农历二月初二这天“皇娘送饭,御驾亲耕”,自理一亩三分地。后来黄帝、唐尧、虞舜、夏禹纷纷效法先王。到周武王,不仅沿袭了这一传统作法,而且还当作一项重要的国策来实行。于每年农历二月初二,举行重大仪式,让文武百官都亲耕一亩三分地。据说,这便是龙抬头节的由来。

传说二:在我国北方民间还流传着这样一个故事。武则天篡位称帝,惹怒了玉皇大帝,于是他使出了报复用杀手锏,那就是就是三年不下雨。有条小龙见到百姓们心里苦,就偷偷下了一场雨。玉帝大怒,将小龙压在山下,还说要在金豆开花的时候才能放他出来。有位老农发扬了劳动人民的智慧,号召大家将炒开花的玉米撒的满地都是,对空中大喊“金豆开花了”,玉帝猛一看好像确实如此,就把小龙放了出来。小龙抬头飞上空中,这天正好是二月二。

(不过这个传说有个硬伤,玉米原产于美洲,明朝后期的中国才有,所以唐朝农民炒炒黄豆还差不多。)

二月二为什么要剃头?

二月二理发的风俗兴起比较晚,在当时古代的人们是不能理发的。毕竟身体发肤,受之父母,所以当时的理发就是整理头发。

在满清入关后,开始强迫汉人理发换衣服,甚至于不剃头就要被屠杀,到了每年正月,亲友团聚,看到大家都被剃了头,忍不住思念旧日大明河山,因此就有了正月剃头“思旧”的说法。后来就传着传着就成了“正月里剃头死舅”,这么不吉利,谁还剃头呀!所以二月二正好是“龙抬头”,就图个口彩,叫“剃龙头”了。

疫情期间外出理发注意事项:

从全球和中国的新增确诊病例来看疫情已趋于稳定,但是我们还不可以放松防控。为避免疫情传播风险,老师提醒小陶子们,外出理发不可大意,需要注意这几点。

图片来自泰州广播电视台

 

中国的传统节日众多,很多的节日中也包含了很多历史传说,只要你仔细品味,就会发现其中的趣味哦。感兴趣的小朋友可以利用这个假期好好研究研究哦!

作者简介:

马云,南京晓庄学院附属小学教师。

 

编辑:王振强  审稿:顾新佳

2020224日

 

 


地址:南京市和燕路451号 电话:025-85314295 苏ICP备16010289号
版权所有  2020 南京晓庄学院附属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