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nner3
banner1
banner2

特写 | 油画《晓庄——现代文明的播火者》诞生记

浏览数量:55     作者:南京晓庄学院附属小学     发布时间: 2023-01-04      来源:本站

提起南京,人们往往会想起六朝古都,想起南北朝时期谢眺的江南佳丽地,金陵帝王州的诗句,想起风景秀丽、雕梁画栋的中山陵;而提起南京迈皋桥,人们则会想起晓庄,想起伟大的人民艺术家陶行知先生,想起他的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的伟大精神。晓庄,位于和燕路西侧约一里远的劳山东麓,距迈皋桥约三四里远,因为当时只有三四户陆姓兄弟结庐于此,人称之为小庄1927315日,陶行知先生以中华教育改进会的名义,在这里购置一百多亩荒地,创办试验乡村师范,将其改称为晓庄,寓意要为乡村教育探获生路,为乡村社会寻觅曙光。劳山原名为老山,陶行知先生以生活教育理论指导学校办学,主张以为中心,先生需在做中教,学生需在做中学,遂将改为,寓意手脑并用

1.jpg 

晓庄旧址

 

如今,在陶行知先生办学原址的核心区域,新建了行知园,园内包括师德教育馆、陶行知纪念馆、陶行知墓、晓庄十英烈纪念碑等;行知园内有陶行知文物、史料1600多件,是陶行知生平展示、教育思想研究和师德师风教育的重要基地。而在迈皋桥街道的晓庄社区,则在2021530日,南京市首个社区党史教育馆——“晓庄社区党史教育馆揭牌,整个场馆以红色为基调,展厅内以精炼的文字和丰富的图片展现大量与晓庄有关的文史、党史资料,正面墙面上,张挂着一幅《晓庄——现代文明的播火者》大型油画(700X150cm),生动再现了当年晓庄教育的先贤者杨效春、梁漱溟、陈鹤琴、陶文美及儿子、汪纯宜、陶行知、蔡元培、黄齐生、张宗麟、陈志潜、赵叔愚、许士棋等人物的生动形象(自左至右)。这幅作品一经问世就引起轰动,一是作品尺寸之大,让人身临其境;二是人物形象栩栩如生,给人感觉呼之欲出;三是将试验乡村师范的先贤们集中展现在一幅作品上,开创了先河。

 

晓庄现代文明的播火者

(作品尺寸700/150cm/王成

 

这幅油画的创作者是晓庄师范学院附属小学王成老师,王成,1965年生于安徽芜湖,先后毕业于晓庄师范学院和江苏省教育学院美术系,1996—1997年获海因里希·伯尔基金会奖学金,赴德国波恩与海恩里希·伯尔基金会艺术工作室学习交流,从事现代艺术创作与交流。 据迈皋桥街道晓庄社区任书记介绍,之所以选择王成来创作这幅作品,一是王成早期毕业于晓庄师范,是陶行知精神的传承人;二是王成现执教于晓庄师范附属小学,从事着陶行知先生未尽的教育事业;三是王成的当代艺术成就颇丰,多次参展和获奖;四是王成在学校创办了陶艺馆,做、教、学相结合,把孩子们带入了充满童真童趣的泥塑艺术世界。并于201743日,王成带着他的学生们,以及来自江苏省文物局,南京市委宣传部,南京市教育局,南京市文广新局等单位有关人士,南京晓庄学院附属小学师生,志愿者代表,以及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幸存者石秀英老人、伍秀英老人等,在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雕塑广场举行了清明祭系列活动——陶艺鞋展开展仪式,具有较好的社会影响力。


 3.jpg

王成授课

 

王成在受领任务后,多次去南京图书馆、师德教育馆、陶行知纪念馆,以及上网查阅了大量的文字资料和图像资料,在此基础上,进行构思创作,历时一个多月,累计作品创作70多个小时。

 

 

作品创作日期表

 4.jpg

 

搜集的照片资料

 5.jpg

 

搜集的照片资料

 6.jpg


在作品创作的过程中,王成多次和朋友们一起交流探讨,在那段时间,见证了王成为收集资料来回奔波的劳碌,见证了创作过程中的勤奋和努力,也见证了作品问世后的喜悦,那种渴望鼓励、理解的表情,追求的满足和成功的喜悦,一览无遗的显现在脸上。

 

7.jpg 

作品创作中

 8.jpg

 

作品创作中

 

材料是作品的血肉,主题是作品的灵魂,责任感则是作者的使命担当。无法具体知道王成在创作这幅作品的过程中经历了哪些艰辛和心灵的震憾,但从见证付出的心血和观看作品的内心感受,足以说明王成这幅《晓庄——现代文明的播火者》大型油画的创作是到位的,作品是成功的!

 

9.jpg 

作品安装

 

 10.jpg

王成在作品前留影

 

 

晓庄现代文明的播火者

(作品尺寸700/150cm/王成

   11.jpg 

 

请横屏观赏

 12.jpg

 

《晓庄:现代文明的播火者》

(自左至右)

杨效春 陶文渼 陈鹤琴 赵叔愚 陶行知 蔡元培 黄齐生 张宗麟 许士祺 陈志潜

 

杨效春(18951938)浙江义乌人,毕业于国立南京高等师范毕业,1919年加入中国少年学会,是中国青年党早期党员。19271928年担任晓庄师范校务主任,后任成都大学教授、梁漱溟领导的山东定县乡村建设研究院,1935年应张治中将军聘请,到张氏家乡安徽黄麓创办乡村师范,并兼任校长。1938年被误告汉奸而殒命,1945年国民政府为其平反,并抚恤其家属。

 

陶文渼(18951928),安徽歙县人,陶行知胞妹,长期支持陶行知教育活动,担任南京平民学校教员、晓庄师范妇女工学处指导员。被陶行知称为第一个下乡的女学生。不幸因病逝于晓庄。

 

陈鹤琴(18921982)浙江上虞人,获哥伦比亚大学教育学博士学位,1919年回国任南京高等师范暨东南大学教授、南京市教育局第三科科长,1927年秋兼任晓庄师范第二院(幼稚师范院)院长,抗战爆发后在江西泰和创办省立幼稚师范暨国立幼儿师范专科学校,新中国成立后任南京师范学院校长。有中国幼儿教育之父的美誉。

 

赵叔愚(18881929),河北大兴(今属北京)人,获哥伦比亚大学教育学硕士学位,先后担任金陵大学教授、国民党中央政治学校教授,1927年兼任晓庄师范第一院(小学师范院)院长,1928年奉创办江苏教育学院,不幸因病早逝,葬于幕府山麓。

 

陶行知(18911946)安徽歙县人,毕业于哥伦比亚大学,回国后任南京高等师范学校教育科主任及教务主任,19224月任中华教育改进社主任干事,1927年创办晓庄试验乡村师范,1930年晓庄师范被国民党当局查封后,一度流亡日本,后在上海创办工学团,在重庆创办育才学校。是中国民主同盟创始人之一。

 

蔡元培(18681940),浙江绍兴人,晚清进士,后留学德国莱比锡大学。中国国民党元老、中华民国首任教育总长、北京大学校长、南京国民政府大学院(教育部)院长、中央研究院院长,晓庄师范董事长。

 

黄齐生(18791946)贵州安顺人,早年留学日本、欧洲,1920年代回国后在贵州办新式学校,1929年担任晓庄师范指导员。1931年,经黄炎培介绍先后往江苏昆山、山东邹平、河北定县开展乡村教育。抗战爆发后组织抗日救国会,其外甥王若飞是中共领导人,曾赴解放区考察,并在延安受到毛泽东接见。194648日,与叶挺、王若飞、秦邦宪返回延安时,因飞机失事不幸遇难,史称"四八烈士"

 

张宗麟(18991976)浙江绍兴人,毕业于国立南京高等师范毕业,陈鹤琴学生,1928年任晓庄师范校务主任、抗战时期任延安大学教育系副主任、新中国成立后任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司长。

 

许士祺(1903-?),安徽歙县人,早年留学法国,近代新安画派画家,1928年任晓庄师范美术指导员。陈志潜(19032000),四川华阳人,早年毕业于北京协和医学院,后获哈佛大学公共卫生学硕士学位。1929年任晓庄师范卫生指导员,长期服务乡村公共卫生工作,新中国成立后任四川医学院教授、卫生部医学科学委员会委员,人称中国公共卫生之父

 

陈志潜(19032000),四川华阳人,早年毕业于北京协和医学院,后获哈佛大学公共卫生学硕士学位。1929年任晓庄师范卫生指导员,长期服务乡村公共卫生工作,新中国成立后任四川医学院教授、卫生部医学科学委员会委员,人称中国公共卫生之父

 

 


地址:南京市和燕路451号 电话:025-85314295 苏ICP备16010289号
版权所有  2020 南京晓庄学院附属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