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nner3
banner1
banner2

【晓院附小】 抗击疫情,附小教育集团在行动(19)

浏览数量:28     作者:吕盼盼     发布时间: 2020-02-24      来源:本站

疫情防控工作

2月23日,为科学、规范、有序开展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确保秩序正常、学校稳定,根据《南京市教育系统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方案》要求,我校鲁照斌校长进一步指出:晓院附小教育集团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第二阶段主要工作安排,具体如下。

空中课堂学习

转眼栖霞区空中课堂以及开课第三周,同学们已经逐渐适应了新的学习方式。如何将线上课的学习效果落到实处,是大家共同关注的话题。让我们一起去看看晓庄二小的美术老师郭艾青老师是怎么做的吧!

 

每当下一周的空中课堂课表出来的时候,郭老师总是第一时间查看美术课程有哪些,然后在各个班级晓黑板开设专门的活动,提醒和引导家长将学习成果汇总到她那里去,方便她查看和指导。为了不给家长造成负担,每次她都会在详情中注明“自愿参加”几个字,而且给出足够的时间给孩子们自由创作。

交到她那里的作品,她总是“负责到底”,几乎每一幅作品下面都有她的点评。这些评语不是简单的“点赞”,而是有她的各种带着发现美的眼睛的夸赞,以及很多建设性的意见,还有和家长关于美术技法的讨论。

不仅每个人的每次作业有老师的点评,一期课程之后,郭老师还会进行总结。

她会对每次参加的人数进行统计,所有孩子的成长轨迹清清楚楚。

给优秀同学制作电子证书,将优秀作品整理成精美图片,而且会在晓黑板上表扬这些优秀的同学。

用心就会有收获,孩子和家长的表现就是看收获的地方,越来越多的家长自愿上传孩子的学习成果,孩子的作品也越来越认真。因为他们知道会有喜欢的郭老师认真看他们的作品并和他们交流,而且有可能还会登上每周之星的奖状,这是多么光荣的事啊!

疫情之下,不管学习方式如何变化,老师的爱和智慧依然是学得更好的法宝!

第一周和第二周的空中课堂在我校老师、学生和家长的配合下,顺利结束。周日晚,在教务处的组织下,各级部、各班主任将新一阶段的空中课堂方案,向家长和学生说明。让学生尽快准备,融入到新的学习中。

师生居家生活

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在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之下,有这么一位抗“疫”人,冲在校园防守的第一线,为晓庄小学的全体师生建筑起一道坚固的安全线,他就是——晓庄小学安全办主任王迪老师。在这场没有硝烟的疫情阻击战中,王迪老师无私奉献,用“小我”为守护学校安全贡献了自己的一份“大爱”,今天,就让我们走进这位可爱可敬的校园安全守护人。

问:王迪老师,您是什么时候接到疫情防控通知的?做了什么样的准备工作呢?

答:129日,正月初五。接到通知后我第一时间联系了校长办公室,紧急成立了防疫工作小组。同时,根据我校的实际情况制定了防控预案,以及分解任务清单。这次疫情发生的时间是在寒假,校园里虽然没有学生,但是我们校园内的防控工作不能松懈,要保护好校园的这片净土,为学生的开学做好保障。

 

问:寒假期间老师和学生们都在家,那您是怎么保障师生的健康防疫的呢?

答:首先是做好宣传引导,上级的文件及时传达给老师和家长,让师生们知道这次疫情防控的重要性,同时利用微信公众号、QQ群等途径做好疫情防控知识的普及,及时发布信息和要求。再次,建立起了老师和学生的假期行踪和健康监测制度,全覆盖、零疏漏的和每一位学生及家长建立联系,每位师生每日如实填报,精准摸排,确保学校能第一时间掌握师生的寒假去向、健康状况。

 

问:虽然是寒假期间,校园内没有师生,但咱们的校园内的防控也肯定有很多工作要做吧?

答:是的。比如1、值班的制度的加强,强化了门卫和值班老师的要求,佩戴口罩体温测量正常后方可到岗。同时封闭了校园,关闭了机动车库自动抬杠设备等,无关人员一律不许进入校园。2、防疫物资的准备。特殊时期,防疫物资非常紧张,学校后勤处克服困难,已经备好了耳温枪、一次性手套、消毒液、洗手液、喷雾器等防控物品。3、校园内的保洁消毒,虽然假期内校园的没有学生,但是我们的保洁和消毒没有松懈,办公室和厕所坚持每天打扫消毒。

问:学校对开学后的防控工作有没有什么安排?

答:开学后我们的防控工作已经安排部署好了。1、启动晨检、午检制度,加强上学、放学秩序管理,避免学生和家长的聚集;2、关闭了报告厅、图书馆等公共教室,加强公共场所和教室的每日消毒;3、加强食堂和饮水方面的安全管理,确保师生餐饮安全;4、筹备了隔离室 ,一旦出现特殊情况紧急启动预案等。

 

采访过程,王迪老师正在校园值班,他一直强调说自己做的都是小事,不值得报道。可正是这些繁琐的小事:筹备方案、准备物资、联系家长健康监测等等,才换来了校园的平安,让老师、学生、家长安心,不用猜也知道他肯定放弃了很多休息的时间,耗费了不少精力。向王迪老师致敬,默默守护和无私奉献的校园安全守护人!

徐晓老师是晓庄二小二年级语文老师,她是一个善于引导孩子发现自身闪光点的老师,更是一个孩子们发自内心喜爱的老师。寒假在家,徐老师带孩子们一起背古诗,感受古诗词的美丽。

要教孩子读好古诗,第一,在观念上,不能为背诵而背诵,而要认识到古诗文是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积累古诗文,可以为学生打下精神的底子。《长歌行》中的“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那种感慨时光珍贵,光阴似箭,劝人勤学的精神是学生成长的重要养料。再如李白的《静夜思》中“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其中蕴含对家乡的思念给人以温暖的希冀。

第二,在方法上,要突出吟诵,把握诗歌的音乐美,引导学生展开想象,培养学生的创造意识。古诗文经典诵读,意在突出一个“诵”字。中国的诗词一向也是“吟诵”的,而不是“朗读”的,更非机械识记、背诵。在学生读诗的时候,要给孩子充分朗读的机会与时间,更要让孩子边读边想象画面,眼前景,心中思。

第三,在自身方面,更要开阔视野,与学生共同阅读,创造和谐、民主的氛围。徐老师自己就是个爱读古诗的人,在韩愈的《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的“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中,她读到了春天美景的草绿,在杜牧的《江南春》里“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读出了春景的花红。诗意的人生可以在读古诗中拥有。

徐老师班级的孩子,有那么一群可爱的爱读诗的孩子。有聪慧过人的唐艺文,有把读诗当成习惯的蔡辰夕,有在古诗中感受生活美好的王懿轩,还有聪明爱读诗的刘涵哲,会感受吟诵之美的刘澐苏,把读古诗当成自己爱好的黄浩程……

经过孩子们寒假在家的吟诵,徐老师评选出了背古诗之星。希望二小的孩子们养成吟诵古诗的习惯,过诗意的人生。

1月24日起,南京晓庄学院附属小学阚怀明书记每天都在群里发布与疫情相关的最新资讯,提醒师生用行动支持党和国家打赢这场没有“硝烟”的战役。从疫情期的发展趋势,到疫情期间的温馨提示,再到交通调整、超市供货情况等生活问题,阚书记日复一日地用文字表达自己对疫情的高度重视和对老师们无微不至的关心。那一篇篇正能量满满的文章与视频,传达出团结的中华民族战胜疫情的信心与决心。以下是专访记录:

Q:自疫情爆发以来,您都进行了哪些工作?

A:首先最重要的就是在第一时间传达上级的指示,将上级部门提出的各项要求告知每一位老师。同时我也在群里每天发布消息,有时候是关于疫情的一些科普的知识,有时候是应对疫情的一些建议与提示。看到一些积极的、正能量的贴子、文章、视频,我也会转发到工作群里,让大家感受党国战胜疫情的决心与信心,增强凝聚力。当然了,与老师们生活相关的民生问题我也一直在关注,并将一些咨询发到群里。避免有些老师不清楚情况,造成不必要的恐慌。

Q:比如网上有些关于“超市没菜”的谣言,您当时看到是怎么处理的呢?

A:民以食为天,大家最关心的肯定是吃饭的问题。这次疫情在过年期间爆发,菜市场都关门了,想要买菜只能到超市里。看到这种言论我首先就告诉老师们不要紧张,转发了一篇不要到超市“抢菜”的贴。但是,这种问题仅仅靠说还不行。第二天我就到超市看了下各类食材的储备和供应情况,也向商店负责人了解了食材的进货情况。把最真实的情况告诉老师们,这样大家才能真正安心。

Q:当宣布延期开学的时候,您特别关注“空中课堂”的实施情况,都进行了哪些工作呢?

A:我在“空中课堂”第一天实施的时候,与学生家长进行联系,了解孩子在家里的学习情况。第一天“空中课堂”算是比较成功的,也对相关老师表示衷心的感谢。同时我也组织党团员老师在延长的假期里每天给附小的孩子们写封信。办“每日一信”这个栏目,加强家校联系,也让孩子们感受到老师们对他们的关心。

Q:假期延长了,有的老师家住得比较远,您就替这些出行有困难的老师到学校值班。您当时是怎么考虑的呢?

A:这段时间正是疫情防控的关键时期,一定要尽可能避免交叉传染。这是对老师的生命健康负责,也是对学生、对学校负责。

疫情期间,阚书记进行了一系列工作。号召老师们捐款、捐物,支援武汉,为武汉加油。组织安排数学组与综合组老师开展“每日一信”的活动,拉近家校之间的距离。密切关注空中课堂的展开,与学生家长交流了解学习效果。

为了消除“超市没菜”的恐慌,阚书记亲自到超市确认近期超市的进货情况。考虑到部分老师家离学校路程较远,阚书记主动替出行困难的老师到学校值班,避免可能出现的交叉传染。“小”事虽“小”,却让我们感受到那一份份暖意与温情。


地址:南京市和燕路451号 电话:025-85314295 苏ICP备16010289号
版权所有  2020 南京晓庄学院附属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