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nner3
banner1
banner2

观《金陵十三钗》有感

浏览数量:71     作者:李妙然     发布时间: 2022-12-14      来源:本站

                                             观《金陵十三钗》有感

                                              六(4)班  王轶婕

“轰炸了二十多天,南京到底被日本军队攻破了。那是1937年12月13日,我记得,那天所有的人都在跑,好像永远也跑不出那场大雾。”

《金陵十三钗》讲述了一群刚从日军手里逃出来的女学生来到了教堂,和她们一起来的还有入检师美国人约翰,这时还有十四个秦淮河风尘女子强行进入教堂避难,在经历了种种,最后十二钗,还有一钗男孩,为了救女学生坐上日军卡车,踏上了不归路,而约翰则带着十几个女学生逃离南京。

电影里的军人,南京最后一只抗日队伍,在撤退时遇到了被追捕的女学生,放弃了出城机会,用自己的生命救下了这些女学生。当他们身上绑了炸弹从城楼上一跃而下时;当他们为了后面的炸药手能接近装甲车不顾一切往前冲,其至形成了人体肉盾时;当李教官即使只有一个人也要守护教室里的生命与敌人拼死搏斗时,我从他们身上看到了中国军人的英勇无畏,他们视死如归,是最伟大的。

电影里的约翰,一个在乱世中发死人财的殡葬业者,有钱,可以,没钱,不行。在一开始就拒绝了她们想离开南京的请求,但是他却在日军强行夺入教堂,欺凌那些女学生时,本是神父的他,却以高以为神父的姿态挺身而出,阻止日本军的罪行。

在受托去寻找豆蔻和香兰时,看到了惨死的她们,原有机会离开南京的他,拒绝好友帮助,选择留下帮助教堂里的学生,拒绝时有句话让我印象深刻:“不,我不能离开,他们需要我。”

电影里的汉奸父亲,冒着生命危险送来修卡车功具和通行证对约翰说:“我只希望你可以带我女儿离开这里,在她心里,我是一个坏人,一个汉奸。“最后死在日本人的枪口下,谁都不可否认,他是一个好父亲。

电影里的陈乔治,是一个真正的男子汉,在南京沦陷时没有逃离教堂,守护着女学生,在最后十二钗差一钗时,坚定站出要充当最后一钗,即便知道那是一条不归路。

古人说:“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可国家破亡,商女当真只懂侬语唱后庭?当香兰被击中,临死前拖住日军为同伴争取逃生机会时;当豆蔻为浦生冒死回去取琴弦,不屈凌辱而咬破日军耳朵时;当她们剪掉大发,穿上等生装,裹上胸脯卸去浓妆,选择替学生们去参加日本的宴会时;当她们在身上藏用镜子做的小刀时,她们是最美的。

她们身负骂名,被世人唾弃,却为了女学生们挺身而出。临行前的“我有一段情,唱给诸公听,诸公啊各位…“那群唱着秦淮景的女子以学生的姿态走出了教堂。她们打破了古至今人对她们的成见,"商女亦知亡国恨,临行犹唱秦淮景。”

“秦淮缓缓流啊,盘古到如今,江南锦锈,金陵风雅情啊。”南京的硝烟还在飘荡,盘旋在我们的史书中,飘荡在我们心中。它让我们看到我们的和平世界,是用革命烈士的肉躯和秦准河女人的鲜血一点一滴,一砖一瓦的建造出的。

“世界上哪有什么和平,只不过有人默默替我们守护罢了。”我们不可以忘记"那段历史;不可以忘记我们国家曾经差点亡国亡家的悲痛;不可以忘记我们的同胞曾经经历过怎样的人间炼狱般的却难。

落后了就要挨打,作为新一代的小学生,我们要做的就是听好每一堂课,做好每一道题,长大努力建设我们的国家!



地址:南京市和燕路451号 电话:025-85314295 苏ICP备16010289号
版权所有  2020 南京晓庄学院附属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