浏览数量:49 作者:本站编辑 发布时间: 2019-09-17 来源:本站
发布时间:19-07-06 录入:王振强 浏览次数:259
他2014年毕业于南京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同年进入南京晓庄学院附属小学工作,担任科学教师、科技辅导员、行知少儿科学院项目负责人。
一、爱岗敬业、关爱学生
作为一名教师,同时为一名共产党员,时刻以高标准严格要求自己。严格遵守师德师风建设、遵守南京市三要八不准要求。以陶行知校长的:捧着一颗心来,不带走半颗草去,进行自己的教育生涯。担任小学科学教师、兼科技辅导员、行知少儿科学院项目负责人、行知亲子学堂公益团科学讲师。平等对待每一个学生,学生对于科学有着浓厚的好奇心,如何保护好孩子的好奇心,鼓励更多的孩子爱科学、坚持研究科学成为每天思考研究的问题。
一、 立足课堂、专心研究
课堂是教师的主要阵地,只有站稳了课堂才能很好的教学。研究课程标准、钻研教材、查阅文献资料等成为每日的必修课。教学光有理论的研究是不行的,还需要进行实践教学,在实践教学中进行反思。虽然很多人不愿意看公开课,认为公开课有假的成分。工作至今,开设校级以上公开课及讲座32次(区级以上28、讲座8次)、撰写论文获奖和发表共28篇(发表6篇)、参与编写机器人创意教材4册。
二、 课题引领、创新实践
课题引领,开展创新实践研究。结合他个人和学校集体课题开展研究。目前有课题4项,区级1项,市级2项(已结题),国家级1项。依托校内科技馆,申报国家级课题1项,《基于3-6年级学生科技馆校本课程的开发》正在研究;依托南京市观花项目,申报《传统种植与现代种植的区别》课题,现已经结题;提托创客社团,申报南京市个人课题《小学生创客社团记录本实用情况的研究》,现已经结题;依托学校先进互联网设备,参加南京市栖霞区数码社群课题1项。
三、 核心素养、研发课程
结合学校现有的科技教育资源研发《体验+创客》校本课程,该课程2018年5月荣获栖霞区十佳卓越课程、被推荐参加全国新教育评选,于2018年7月荣获新教育全国十佳卓越课程。
四、 硕果累累、展望未来
依托行知少儿科学院的发展,组织学生参加少科院、省、市、区各项科技类竞赛。在过去4年,陶娃参加科技竞赛共有886人次获奖:其中省级以上奖项102人,市421人,区级奖项360人,团体奖项达32次。从教以来个人受表彰23次,其中国家级3次,省级5次,市级6次,区级6次。
五、 交流经验、普及推广
他在在哈尔滨师范附小参加科技教育为主题的交流活动。分别到成都邛崃羊安镇中心小学置换交流活动,与广州校长培训班分享少科院建设经验;在新网师分享《行知少儿科学院建设与思考》;在行知亲子学堂开设《科学创想家》栏目,在线上和线下开课科学课;与杭州师范大学东城第二小学分享交流;在南京市星光耀金陵活动中分享《体验+创客》课程;2019年4月,与山东德州教师交流科技教育经验;对南京市丁家庄小学生开设《小学生如何参加科技活动》科普讲座。
六、 义务奉献、砥砥前行
参加南京市栖霞区燕子矶街道组织的行知亲子学堂,被聘为公益讲师团讲师,加入江苏省科协组织的科普专家库。
在“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的价值引领下,在执行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校本课程的基础上,带领学生经历体验、合作探究,建立知识与世界、与自我的内在联系,给儿童留下一个美好的科学童年。新教育实验是一种精神,一种血一样流淌于新教育共同体的理想主义精神。“新教育培养的人”应该是具有为了理想而活着的纯粹的人;需要每天深入课堂与孩子们进行心与心交流的人;需要一个平等、求真、合作的团队,共同成长;需要一颗有公益的心。
总之,执着的理想、合作的态度、深入学生、做公益的事业,成就我们的教育梦,这是教师的使命,也是新教育的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