浏览数量:72 作者:南京晓庄学院附属小学 发布时间: 2020-11-02 来源:本站
南京晓庄学院附属小学(以下简称晓院附小)前身为晓庄师范学校小学部,由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先生于1927年创办,2000年改为现校名。学校目前形成了南京晓庄学院附属小学本部、南京市晓庄小学、南京市晓庄第二小学、南京市下坝小学、八卦洲行知农业实践基地等四校一基地集团化办学体系。
建校93年来,学校植根“行知文化”土壤,以“教人求真,学做真人”为校训,涵养“求真、至美、创新”之校风“求实、求新、求严、求活”之教风和“手脑并用、勤奋守纪”之学风,培育“真善美”之陶娃。
近日,在江苏省陶研会成立40周年纪念大会上,我校荣获“江苏省陶研工作先进集体称号”。
近年来,为解决当前教育中的三个脱节,即教育与生活的脱节、学校与社会的脱节、教学与实践的脱节等问题,2018年加入由中国教育学会副会长、中国陶行知研究会常务副会长、华中师范大学教育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周洪宇教授倡导成立“生活·实践教育”实验学校联盟共同体,成为首批10所成员校之一。
学校立足于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的校本实践,结合当下教育的时代特征,在充分理解吸收周洪宇教授“生活·实践教育”理论内涵后,建构了“生活·实践教育”的教育发展模型,如图一所示,通过“形态”、“广度”、“深度”三位一体的模式,传承“行知文化”。
在陶行知生活教育思想基础上,晓院附小主张“生活·实践教育”,围绕“生命即生长”、“生活即学习”、“生存即共进”、“世界即学校”四个主题,关注儿童生命的成长、儿童学习场域的建设、儿童学习共同体的发展、无边界学校的建立。
多年来,学校围绕生活教育校本实践,在各个层面展开研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1.学校《小学求真教育》是南京市30个素质教育典型案例之一。
2.九五期间,学校研究的课题《小学求真教育的模式建构》是南京市立项课题;
十五期间,学校研究的《社会转型期小学生同辈群体文化建设的理论与实践研究》,国家立项课题,是求真教育课题下的德育研究。
十一五期间,学校研究的《整合学与教的方式,提升课堂教学品质的研究》,江苏省重点资助课题,是求真教育课题下的学习方式的研究。
十二五期间,学校研究的《求真课堂:基于陶行知教育哲学的研究》,江苏省重点自筹课题,是求真教育课题下课堂教学范式的研究。
十三五期间,学校《儿童数字社区:陶行知“真人”教育思想的创新实践研究》被列为江苏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重点课题。
3.“行知文化”下的“求真教育”,日趋丰满,以陶树人、陶艺艺术、陶子合唱团、陶娃形象、“行知少儿科学院”、“行知亲子学堂”、“行知读书沙龙”、“行知八点半”、“行知教育联盟”、《七彩陶园》校刊、《陶娃报》、陶娃梦想秀等标识逐渐形成附小的品牌。学校也成为中陶会理事单位,江苏省陶行知思想实验学校等。
4.学校各项工作成绩喜人:南京市素质教育先进集体,南京市首届金陵书香校园,南京市艺术活动中心,南京市体育传统学校等。
5.师生在各级各类活动与比赛中,获得了喜人的成绩。
6.2013年以来,我校以“求真教育”为主题,被评为栖霞区特色学校,“玩成陶艺”、“活力篮球”、“行知少儿科学院”“行知亲子学堂”陆续被评为栖霞区教育特色项目、“国际技术与工程试验学校”、“全国优秀青少年科普教育活动阵地”、“江苏省优秀青少年科技教育学校”、“南京市星光基地学校”、“南京市创新实践基地学校”。
办学以来,我校以其博大精深的行知教育思想与教育理论,厚重的晓庄历史文化,悠久的办学历程,筑构了几代晓庄教育人的梦想,我们始终秉承着传承的理念,在教育的航路上耕耘探索。学校已成为教育教学实验的基地,教育教学改革与示范的窗口,众望所归的育人摇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