浏览数量:70 作者:南京晓庄学院附属小学 发布时间: 2022-02-28 来源:本站
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春风也吹起了晓院附小三2班同学和家长同走行知路的热情。在家委会会长陶之洋妈妈 的组织下,2022年2月26日,三2班亲子相伴,参加了“行知幸福家庭日”之参观陶行知纪念馆活动,了解行知思想,学习行知精神。
一、学先生爱满天下,同怀爱国心
迈入馆内,首先引入眼帘的是先生醒目的两句话:“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陶行知这么说的,也是这么做的!从晓庄师范,到山海工学团再到育才学校,他一生躬行教育,在艰辛的教育生涯中挥汗洒泪、毫无怨言,为中华民族的教育界作出了巨大贡献。毛泽东称赞他是“伟大的人民教育家。”宋庆龄赞颂他是“万世师表”。郭沫若说他是“古有孔仲尼,今有陶行知。”
同学们细细地看着展品,静静地聆听家长的讲解,眼里满是敬意。希望同学们能学陶师陶,同怀爱国心,努力学习,成为栋梁,为祖国成为社会主义强国贡献力量。
二、观先生读书之路,同思如何学
在家长的引导下,同学们感受着陶先生读书求学中的勤奋,正如陶行知自己所言:奋力是万物之父。同时,大家也感受到了陶先生的睿智,纷纷讨论陶先生是如何学有大成的。
陶行知认为,读书不能太过于死板。他批评书呆 子是典型的“读死书,死读书,读书死”,太拘泥于书本知识而缺乏实践。他推荐读活书。花草是活书,树木是活书,飞禽、走兽、小虫、微生物是活书,山川湖海、风云雨雪、天体运行都是活书。陶行知在长期的学习实践中,还系统地总结出了读书的“十字诀”技巧。家长和孩子或议论纷纷,或若有所思,汲取读书的智慧。
三、悟先生行知精神,同做行知人
陶先生的生活教育是其教育思想的精髓,他在《生活教育》上发表《行知行》一文,认为”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并将自己的原名陶文浚改名为陶行知。
陶先生思想深邃,同学们在参观中成了“小问号”。你听——
“什么叫做知行合一”?一位同学扬起头,望着爸爸。“知,是知识。行,是行动。所学的还得用起来,付出行动,才叫知行合一。你平时有这样做过吗?”“我在上科学课时,老师讲了土壤分三种。我在小区里挖了一点泥土看了看,按老师讲的来辨认。我算不算知行合一?”“算,算,你真了不起!”……
陶先生的思想流淌在悠悠历史长河里,也浸润着在场的家长和同学!
晓院附小开展系列家校共育活动,让每一个家庭温暖延续,德行传承。通过今天的“行知幸福家庭日”亲子学习活动,家长和孩子深感不虚此行,收获满满。家长们纷纷表示,需要不断修炼自我,和孩子们一起成长,一起谱写幸福的人生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