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nner3
banner1
banner2

【晓院附小】 【生活·实践教育】江苏省、南京市“十四·五”规划课题开题论证会成功举行

浏览数量:115     作者:南京晓庄学院附属小学     发布时间: 2022-06-07      来源:本站

202267午,江苏省、南京市教育科学“十四·五”规划课题(线下第十四场)开题论证会在我校会议室正式举行。出席本次开题论证会的专家有:南京市教育科学研究所刘大伟副所长、南京大学教育研究院操太圣副院长、游府西街小学万代红校长、栖霞区教师发展中心教育科研处饶赛华主任。晓院附小鲁照斌校长、晋欢主任、顾新佳主任、杨美主任、课题主持人以及核心组成员参与本次开题论证会。论证会由饶赛华主任主持。

78d440e943f84675c1cef1d645c5997e.jpg

鲁照斌校长在致辞中对出席本次活动的专家、领导表示热烈欢迎和诚挚感谢,并用说陶师陶的故事,生动介绍了课题的研究背景。

IMG_3403.JPG

首先论证的是江苏省教育科学“十四五”规划课题《“生活·实践”教育:陶行知生活教育的新发展研究》。姚学谦老师作为代表进行开题报告陈述。姚老师从五大方面进行了汇报,言简意赅,直切要点。解读了课题名称,分享了研究内容,梳理了研究思路、研究过程、研究方法,呈现了研究预期成果和已经开展的研究,提出了研究困惑。

IMG_3383.JPG

随后论证的是南京市教育科学“十四五”规划课题《数学写作:“双减”政策下小学数学学习方法的探索与研究》。徐鹏阳老师作为课题主持人进行开题报告陈述。徐老师从选题背景、核心概念、研究内容、研究过程等方面做了详细阐述。

IMG_3391.JPG

饶赛华主任认为两项课题的成功立项,得益于有鲜明的题眼、有深厚的意蕴、有成果导向的教师自觉。饶主任也建议要有明晰的课题概念,要有明晰的研究逻辑,成果表达要体系化。第一项课题可以借鉴已有的理论研究,进行校本化、操作性的表达。表达要精准、要到位。第二项课题要体现贯穿课程全程的教学方式的改革,在课程设置中体现数学写作,利用互联网进行评价研究,形成交互学习的场域,并加强文献研究。

5dc377a4b3b09631bcd91a22d6b40b63.jpg

刘大伟所长建议第一项课题以项目驱动的方式,聚焦某一个学科、某一种能力,进行分学科、分能力的培养。在国家宏观指导和学校办学渊源的基础上,推进课程素养的培养。让全体教师参与到“生活·实践”教育的建构之中。刘所长从课题名称的角度,对第二项课题提出了疑问,建议考虑学生负担。

IMG_3415.JPG

操太圣院长指出第一项课题要更多指向实践层面,呈现出“生活·实践”教育的理念,寻找“生活·实践”教育发展的创新点。点的聚焦,寻找符合当下时代特征,契合“生活·实践”教育理论的新发现。第二项课题题目新颖,要明确研究对象,明确数学写作的自身目标、教育目标,将数学写作结构化,形成可操作性的活动安排和效果评价。

IMG_3418.JPG

万代红校长在论证中表示两项课题都立足于学校实际,立足当下教育特点。万校长也指出第一项课题的“新”在何处值得进一步思考,研究内容在把握切入口的基础上,适当精简。并对“世界即课堂”提出自己的疑问与思考。第二项课题立足“双减”政策研究数学教学,要进一步梳理数学写作和数学学习方法的关系。

IMG_3436.JPG

课题的成功立项是对课题组的肯定,更是挑战。课题组的研究之行才刚刚起步,相信有了专家的指导,课题组已经有了前行的方向。相信在学校的支持下,在课题组的努力下,两项课题必将突破一个个堡垒,克服一道道难关,定将繁花似锦、一路欢歌。


(文字:姚学谦/图片:吕盼盼/审核:晋欢)


地址:南京市和燕路451号 电话:025-85314295 苏ICP备16010289号
版权所有  2020 南京晓庄学院附属小学